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蓝天——我县大力推进教育扶贫“三个全覆盖”
作者: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12日 点击率: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重大民生来抓,着力推进“学生资助”、“优质资源”、“职业教育”三个全覆盖,让贫困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就好业,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蓝天。
学生资助全覆盖。通过建立校、村、镇联动机制,逐层摸底调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确保一个不漏、一个不错,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全覆盖。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0108人次,资助金额达1150.65万元。为445名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额达366.3万元。另外,在落实国家现有各项资助政策基础上,从2016年春季开始,县财政按500至1000元标准,全面提高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水平,进一步筑牢因贫辍学防线,让广大贫困学子上学不再有后顾之忧。
优质资源全覆盖。近年来,我县立足城乡一体,着力破解“城镇挤”、“乡村弱”等问题,先后投入3.52亿元,实施网点优化升级、学前普惠、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和信息技术装备等工程,扎扎实实打了一场校园建设“攻坚战”。在县城高标准建成覆盖幼教、义教、职教的城北教育园区,今年又动工新建城东、城西两所小学;恢复教学点15所和初级中学1所,农村孩子实现就近入学,减轻了农民负担;建成1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预计2017年底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新建、改建校舍10.74万平方米,消除危房8.54万平方米, D级危房全部消除,19所中小学校评为“吉安市美丽校园”;实现农村学校“三通”(“班班通”、“网络通”、“人人通”)全覆盖;教师笔记本电脑实现“一师一机”。同时,2016年,投入123万余元实施“专递课堂”项目,使城乡师生心手相牵,同上一堂课,边远山区孩子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还不断提升“软实力”。深入开展高效课堂实验,全县47所学校(含村小)全覆盖,城乡结对帮扶,强校扶弱校,捆绑评价,先后10所中小学评为“吉安市高效课堂示范校”,数量为全市最多;推进“1+1”素质教育,打造一校一特色,一县一品牌,全面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农村小学教师走教,仅2016年,补充乡村教师166人,交流校长8名、教师124名,54名教师参与走教,覆盖36个村小、教学点,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得到优化,师资水平进一步提升。
职业教育全覆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贫困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是培养“造血”功能、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县不断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成功打造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吉安华忆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和发放职业教育券,鼓励更多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就读职校。2016年,中职招生达1467人,在校生达3300余人;发放“职业教育券”补助85.1万元,851名学生受益;“雨露计划”补助贫困户子女1591人,补助金额318.2万元。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华忆学校为主导,实施集团化办学。2014年经县政府批准成立“吉安华忆职业教育集团”,拥有130多家合作企业,实施职校与企业、校长与厂长、教室与车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五对接”,建立校企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学生毕业即就业,进园区务工就业率达98%以上,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