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分析
作者: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30日 点击率: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2017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22931万元,可比增长8.6%,总量居全市第1,增速列全市第1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93963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400712万元,增长9.1%,第三产业完成228256万元,增长9.6%。
1~6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6701万元,可比增长9.6%,总量列全市第2,增速列全市第5;工业用电量完成18157万千瓦时,增长-3.5%,总量列全市第8,增速列全市第13。1~5月份,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4.26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0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51亿元。
1~6月份,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2962万元,增长13.7%,总量列全市第2(永丰第1),增速列全市第4,与去年同期持平。1~6月份投资施工项目个数为67个,增长103%,亿元以上施工项目为51个,增长112.5%。今年新开工项目24个,增长167%,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12个,增长33%。
1~6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43282万元,同比增长9%,总量居全市第1,增速列全市第1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1412万元,增长8.4%,占总收入比重为63.8%,列全市第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9651万元,增速列全市第3。截止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14.3亿元,同比增长5.14%,各项贷款余额为109.15亿元,增长22.32%,总量列全市第3,增幅居全市第8,存贷比50.93%。
1~6月份,全县实际利用外资7436万美元,同比增长4.3%,列全市第12,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27.88亿元,增长11.88%,列全市第10,出口总额达28780万美元,增长88.3%,列全市第5。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9636万元,同比增长12.5%,总量列全市第4,增幅列全市第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72元,增长8.3%,增幅列全市第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275元,增长10.4%,增幅列全市第2。
二、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我县大部分经济指标总量依然保持健康平稳运行态势,但与全市各县(市、区)相比,大部分指标增速下滑,在全市排位列倒数甚至末位,从全市14个经济指标预警监测来看,我县有8个指标亮起红灯,仅略好于青原区(9个红灯),并且有几个不在监测范围的基础指标表现也不好,反映出经济基本面存在问题,起伏较大。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和排位整体下滑。上半年我县GDP增长8.6%,比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增速低0.6个百分点,比居第1位的吉水县低1.3个百分点,虽说经济总量依然保持全市第1,但增速列全市第13,倒数第1,无论从增速的下降幅度还是从增速的排位情况看,近十年来前所未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量排位与一季度持平,列全市第4,增速列全市第10,虽然比一季度前进3位,但依然靠后,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历来保持在全市前4位,上年同期居全市第1,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比居第1位的吉水县低1.5百分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经过努力,增速已连续两个月列全市第4,比一季度前进5位,提高1.5个百分点,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连续两个月列全市第5,比一季度下滑2位,下降0.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列全市第9,与一季度持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7位,比全市平均增速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另外,财政总收入增速列全市第12(比一季度下滑6位),税收收入增速列全市第11(其中国税收入增速列全市第12),税占比列全市第13,财税质量不高。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列全市第12(比上月下滑9位)、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增速列全市第10(比上月下滑9位)。
二是部分基础指标和先行指标完成不理想。上半年我县批发业增速低于全市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列全市第11,零售业增速低于全市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列全市第9。非营利性服务业财政八项支出增速虽然较高,达32%,仍然列全市第13位。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5月份列全市第9,6月份列全市第8,工业用电量增长-3.5%,列全市第13。另外,1~5月份全县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2.7%,虽未公布排位,预计也不理想。以上指标均为GDP核算的基础指标,导致GDP在核算时增速迅速下滑,排位下降9位。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经济下行传导大环境影响,当前多数经济传统强县(市、区)经济增速放缓,处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产业转型的阵痛期。我县经济近年来始终保持高位增长,总量始终保持在全市第1位,增速经常保持在全市前三位,但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占GDP比重2016年度为27.94%,今年一季度为25.79%,在全市排位均列倒数第1,比全市平均占比分别低7.59、10.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较大,以工业为主,工业当中虽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但产值也不高,且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附加值不高。企业发展对土地、资源、旧能源、优惠政策等传统动能的依赖性较大,竞争力不强。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质量不高。
二是今年以来全县上下主要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对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和跟踪调度有所松懈,责任没有落实,对企业的走访和帮扶减少,有些经济指标并未真实反映我县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涉及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各项基础指标如工业用电量、规上工业增加值、商贸流通业(批零住餐)、重点服务业、人民币信贷、财税收入和支出、建筑和房地产业的责任部门工作力度有待加强。今年上半年,全县规上企业(项目)入库偏少,共14个,列全市第10,其中重点服务业企业4户、批发零售业3户、投资项目7个,比居全市第1的新干县(42个)少28个,新干县和列第2位的遂川县仅投资项目入库就均达32个,泰和县达23个。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针对我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要保持下半年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建议下一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从基础指标上全面发力,三季度开始扭转颓势。半年经济形势不利,为全县上下敲响了警钟,充分警醒我们如果不全面发力,从三季度开始扭转颓势,今年的创先争优将出现问题。一是建议财税三家尤其是国税认真对照年初任务,细化明确每个月每个重点企业的征收目标,重点抓好税收尤其是工业企业税种、建筑和房地产税种、服务业税种,不仅能提高财税总量、增幅、质量,而且对工业增加值、固投和服务业增加值影响很大。财政局还要加强对八项支出的分析,因为八项支出是民生、体育、卫生、教育等行业的主要佐证指标,每增加两个百分点,可以提高GDP增速0.1个百分点,特别要注意3、6、9、11、12月的数据;二是建议人民银行注重对存贷款与去年同期、与年初相比较的增幅进行跟踪调度,特别注意8、11月的数据;三是建议商务局从8月份开始抓好利用外资等指标,争取9月份进入全市前列;四是建议还是要多想办法提高工业用电量,力争9月份转为正增长,进入全市前10。
2、从统计技术上抓好入规入统,提高“规上”单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度。一是要落实好奖励政策。2015年、2016年省统计局、省工信委、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先后联合出台了对新入库的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企业单位奖励3万元的奖励政策,要进一步扩大宣传、抓紧落实,让入库单位取得实惠,提高单位入库积极性。二是要共建单位信息库。发挥发改、工信、工商、税务、商务、住建等部门对企业单位熟悉的优势,着力挖掘和培养一批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单位,与统计部门共享单位信息,共建准入单位信息库,进而提高入库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全面掌握全年入库数,做到提前预判,在苗头上解决问题。三是要加强督导和扶持。各帮扶责任部门要加大对已入库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及时解决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入库企业稳定成长,有效抑制企业今年入库明年退库现象的发生。发改委、商业局要切实担负起重点服务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的入库责任,每个月的月报要切实担负起企业数据报送的催报责任,平时要加强与已入库企业的联系,要求企业及时、高质量报送数据,确保客观真实反应我县经济发展成效。
3、从形象进度上抓好项目建设,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是要强化项目的动态管理,发改、建设、房管、工信、交通、农林水等有关部门要建立投资项目信息共享、沟通协调及入库统计责任机制,确保项目及时入库;新开工项目要及早安排专人负责完善申报材料,尽可能避免一些在建项目因申报材料不齐而不能及时入库。二是要加强新项目开工。对未开工的项目要分析原因,突出工作重点,逐个项目、逐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挂图作战,最大程度地加快推动项目开工,尽快形成新的投资增量。三是建议加快土地供应,加快县城房地产建设步伐。
4、从效能管理上抓好部门考核,压实部门责任。针对上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为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建议加大对各项经济指标尤其是纳入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评的经济指标责任部门的考核力度,提高统计工作在县直部门、乡镇年度考核的分值,进一步压实部门责任。今年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方案已发文,共设6个一级指标,总权重达460分,其中“经济发展及成效”权重达88分,“经济发展及成效”中所设二级指标个数以及责任部门与去年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