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 | 县人大 | 县政府 | 县政协 网站地图 | 繁體中文 | 英文版 | 无障碍阅读 | RSS定制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经济形势 >> 正文

吉安县2017年1~10月份经济运行分析

作者: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9日  点击率: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1~10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平稳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全年经济形势预测

前三季度,吉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1234万元,可比增长9.3%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7,比上半年前进6位,总量居全市第1。经济运行总体表现为“趋稳、进位、向好”的特点。

(一)“趋稳”表现在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较好,内生动力增强。

一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持续性增长。三季度尤其是1~10月份以来,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尤其是民生八项支出、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人民币贷款余额、全社会用电量、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房地产销售及从业人员等14项指标均保持了较高增速,多数指标还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多数月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以来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6%,利税同比增长20.5%,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3.9%,基础设施投入同比增长23.7%,五项经济指标均保持稳定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市排位均靠前,分别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0.10.30.6个百分点。

二是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较好。首先1~10月份以来各项先行指标和基础指标如财政八项支出、服务业营业收入、房地产销售、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农业、建筑业增长较快,与主要经济指标匹配性较高,支撑性强。其次是居民收入、物价水平保持稳定,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前三季度,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272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437元,增长10.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1.7,增长1.7%1~9月份全县财政民生八项支出达29.8亿元,同比增长42.1%,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5.17%再次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7月中旬我县正式接受国家第三方试评估,1027日省政府批准吉安县退出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评估结果显示,我县综合贫困发生率1.71%,抽样群众满意度98.61%,符合贫困退出条件。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县上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在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基础上,推进产业扶贫、安居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保障扶贫、设施扶贫等十大脱贫工程,打出了一套脱真贫、真脱贫的组合拳,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445348660人,减少到18334103人。

(二)“进位”主要表现在经济指标增幅回升,排位靠前。

一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全县主要经济指标较去年同期和上半年均有所回升。前三季度,全国、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生产总值分别增长6.9%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就我县而言,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1234万元,可比增长9.3%,比上半年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长4.8%,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二产增长9.3%,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三产增长11.5%,较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二是在各县(市、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县多项指标排位前移并靠前。1~10月份,多项经济指标增速较去年同期在全市排位前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列全市第4,较去年同期持平,较上半年前移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列全市第3,较去年同期前移1财政总收入总量居全市第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总量列全市第4,增幅列全市第8,较上半年前移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列全市第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增幅列全市第3

(三)“向好”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结构优化。

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产业结构方面,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6738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84071万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70425,增长11.6%前三季度,三次产业结构为13.7:56.0:30.3较去年同期一产下降1个百分点,二产保持稳定,三产提高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为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截止10月末全县去产能:铁矿石原矿同比下降31.3%,塑料制品下降29.6%,水泥下降35.33%,铁精粉下降10.18%;去库存:按照市政府去库存“18条”要求,1~9月份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5.3%,待售面积下降23.1%去杆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37.2%,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处于较低水平;降成本1~10月份累计为企业减负1.7亿元,促进了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补短板:加大薄弱领域投资力度。今年全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2.4%,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投资增长166.7%,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3.2%,信息传输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78.7%,全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和卫生投资分别增长56.8%39.5%

二是信贷、投资、现代服务业等先行指标趋强,为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信贷方面1~10月份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1131405万元,同比增长16.1%总量列全市第4,增幅列全市第9投资方面1~10月份规模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4%,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额的67.6%,成为拉动投资的主力军。现代服务业方面,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仓储业完成增加值38072万元,可比增长4.5%,金融业完成增加值41190万元,可比增长10.4%,营利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9205万元,可比增长20.9%,非营利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98277万元,可比增长16.5%

从前三季度和1~10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排位情况来看,吉安县财政民生八项支出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位靠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村居民收入排位较为稳定,并实现进位,GDP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工业用电量增速、财税收入增速、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排位靠后,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增速波动较大,总体来说排位靠后,这些指标需要强化工作调度,确保进位。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可比增长9.6%,能进入全市前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增长9.5%13.6%,列全市第4和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2亿元,同比增长13.6%,列全市第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9881元,同比增长8.7%,列全市第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8元,同比增长11%,列全市第3

二、需要重视的问题

从前三季度1~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全县经济运行依然延续了上半年以来稳中趋缓的态势,部分指标增幅和排位较上半年(上个月)有较大回升和前移。但受全国全省经济发展下行压力传导影响,四季度全县经济增长将面临不少困难,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及在全市全省争先进位的压力较大。

一是财税收入完成情况不理想。全县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收入增幅大幅下降。1~10月份,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8.2%,与9月份相比增幅回落3.2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增幅4.1个百分点列第13,倒数第2二是收入质量较差。1~10月份,税占比仅为70.3%9月份相比提高0.5个百分点,但落后全市平均税占比7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和投资增长困难。1~10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9.4%,列全市第4,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3.4%,列全市第3,缺少大的工业企业和投资项目入库是这两项指标增长困难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吉安县规模工业企业入库数仅有1家。

三是开放型经济面临较大压力。1~10月份全县外贸出口增速列全市第10,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增速列全市第11,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列全市第7,实际利用外资项目个数为9个,同比增长-10%,现汇进资额919万美元,同比增长-25.47%,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6.34%,两项指标增幅排位在全市均靠后。开放型经济指标均表现不理想。

四是部分基础指标支撑乏力。1~10月份全县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列全市第111~8月份规上服务业12个重点行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6%1~9月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8%,这两项指标虽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与全市其他兄弟县(市、区)相比较依然不理想,处于全市中等水平。1~8月份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335.7亿元,同比增长12.89%,列全市第9,虽然比5月份前移2位,但增幅依然偏小,比居第1位的29.43%落后16.54个百分点,比列第3位的25.23%落后12.34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县国税收入增幅为35.2%,列全市第11,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5.16%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今年以来,吉安县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项目建设,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是要强化项目的动态管理,发改、建设、房管、工信、交通、农林水等有关部门要建立投资项目信息共享、沟通协调及入库统计责任机制,确保项目及时入库;新开工项目要及早安排专人负责完善申报材料,尽可能避免一些在建项目因申报材料不齐而不能及时入库。二是要加强新项目开工。对未开工的项目要分析原因,突出工作重点,逐个项目、逐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挂图作战,最大程度地加快推动项目开工,尽快形成新的投资增量。三是建议加快土地供应,加快县城房地产建设步伐。

(二)抓好规上企业入规入统,提高大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度。当前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越来越少,入规审批越来越严,入规入统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一是落实好奖励政策。2015年、2016年省统计局、省工信委、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先后联合出台了对新入库的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企业单位奖励3万元的奖励政策,要进一步扩大宣传、抓紧落实,让入库单位取得实惠,提高单位入库积极性。二是加强督导和扶持。各帮扶责任部门要加大对已入库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及时解决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入库企业稳定成长,有效抑制企业今年入库明年退库现象的发生。发改委、商业局要切实担负起重点服务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的入库责任,每个月月报要切实担负起企业数据报送的催报责任,平时要加强与已入库企业的联系,要求企业及时、高质量报送数据,确保客观真实反应吉安县经济发展成效。

(三)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是抓紧发展高效现代农业,保持第一产业的持续发展。二是进一步促进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应该认识到大力引进高附加值、资本密集型、产业链上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对改善吉安县工业产业结构具有长远和决定性的意义三是持之以恒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快慢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关键,要加快对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业等新兴营利性服务业的发展,尽快壮大吉安县的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四)加强预警监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县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对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指标的调控力度。一方面,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通过对主要经济指标的跟踪和监测,尽早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拿出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化解经济下行风险。另一方面,吃透省市考评方案,加强对考评指标的跟踪、分析和调度,提高相关先行指标和基础指标与主要经济指标匹配性,确保所有考评指标客观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