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 | 县人大 | 县政府 | 县政协 网站地图 | 繁體中文 | 英文版 | 无障碍阅读 | RSS定制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黄页 >> >> 正文

吉州窑

作者:   发布日期:2013年09月07日  点击率:

 

 

吉州窑本觉寺塔

吉州窑遗址公园

剪纸贴花挂盘

刻花福盘

木叶天目

釉下彩绘花鸟瓶

吉州窑景区位于赣江中游西岸的吉安县永和镇,距吉安县城13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是集文化、旅游、休闲、考古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

吉州窑,又名永和窑、东昌窑,创烧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1200多年历史。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时出吉州”;“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

景区内拥有晚唐至宋元时期的窑包共24座,窑区范围约8万平方米,堆积丰厚,文物丰富,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窑遗址群之一。吉州窑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多样,以黑釉瓷和彩绘瓷最负盛名,其制作工艺精湛,特色鲜明是吉州窑瓷器的典型代表。黑釉瓷中木叶天目、剪纸贴花、窑变釉纹等产品更是器走天下、誉满世界,日、韩、美、英及东南亚各国多列为国家级文物收藏

景区所在的永和古镇是一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凭借瓷业的兴盛,商贾云集,宋代更有“天下三镇”之一的称谓,是庐陵文化和江右文化的代表。古镇内除有保存完好的古窑包遗址24座之外,还有明清建筑117栋以及历代名人在此游历、讲习、会友留下的许多诗词歌赋、遗迹名胜等,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极高。

为充分发掘和保护永和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和传统制瓷工艺,展示吉安县灿烂辉煌的庐陵文化和陶瓷文化2012年起,吉安县倾力建设吉州窑景区。整个景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以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庐陵文化、陶瓷文化、宗教文化和古镇文化为宗旨,以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庐陵文化集中展示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建成集文化、旅游、休闲、考古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一期工程现已完工,建成了3个旅游区域10余处景点,即陶瓷文化展示区,包括博物馆、文化广场、观演戏台、古村落等,主要展现千年吉州窑陶瓷历史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旅游购物商贸区,主要是东昌路仿宋古街,游客可以在此休闲购物;遗址保护核心区,即遗址公园,由考古研究中心、陶艺展示中心、观光休闲中心组成,还原了吉州窑千年窑火的兴盛,再现古代陶瓷制作、煅烧的工艺,并设有游客手工作坊,供游客参与体验制作陶瓷

子景点介绍

吉州窑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约501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200平方米,院落式布局,按照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建设。整个建筑屋面象错落有致的窑包和不规则的窑棚,墙体上排列整齐的小窗口就象是观火口。博物馆内的陈展分为8个版块:吉安望邑,古镇永和,千年窑火,抟土成器,器行天下,窑家风情,研究探秘,古瓷新韵,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千年吉州窑陶瓷历史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吉州窑专题博物馆。

吉州陶苑

仿宋风格,院落式布局,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一个陶瓷文化交流的平台和窗口。内有陶瓷作坊区、展示区、互动区、研究区,布局科学合理,特色突出,主要用于陶瓷研究、教学培训、实习体验。在陶瓷作坊区和游客互动区,游客可以在这里自己动手制作陶瓷,创造出只属于自己的陶瓷作品留做纪念,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旁边的四合院内是展示区(古窑新韵)和研究区,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吉州窑的新产品,左边是学术报告厅,是陶瓷专家开展学术研究、讲学和传经布道的地方,会定期开展陶瓷知识讲座,向大家普及陶瓷历史知识和鉴赏知识,提高陶瓷鉴赏和收藏水平。

陶冶坊

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原先是陶瓷生产车间,现成为陶艺展示中心。坊内再现了古代陶瓷制作、煅烧的工艺,可以满足游客互动和学生实习的需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吉州窑陶瓷制作的流程和工艺,了解到原始的陶土是怎么一步步被加工制作成充满生命活力和生活情趣的艺术品。

清都观

始建于南唐年间(937975),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12平方米,中有殿堂,两旁为侧屋。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清乾隆十七年(1752),光绪十年(1884)曾3次整修,保存有碑记6块。19853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都观”的寺名,是北宋苏东坡所题写。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春,66岁的苏东坡自海南北返,曾到永和一游,为这座寺观题写了“清都观”三字,还写了一首诗赠送给寺中道士谢子和。现存的观名作者不详,观内祭祀的是著名抗金英雄“康王”,但康王到底是谁,历史上尚无定论。每年的五月五、七月七在清都观还会举行一定规模的祭祀活动。

龙窑

龙窑因其窑身呈长方形,坡形砌筑,烧造时似一条火龙而得名198010月至198112月,江西文物工作队对吉州窑进行了考古发掘,重点发掘了本觉寺窑床和桐木桥作坊,出土各类瓷器和窑具标本4503,分别保存在江西省博物馆和江西省考古研究中心,1984年曾建保护棚。本觉寺窑床属斜式“龙窑”,平面呈船形,走向25°,倾斜12°,从火门到窑尾,斜长36.8米,宽0.423.95米,窑头的火膛保存完好,距封土表层深约1.5米。

本觉寺塔

位于龙窑旁的本觉寺塔,建于唐开元年间,塔高36米,砖木结构,八面九层,第一至第五层中空,有螺旋台阶拾级而上,塔刹是一个大黑釉瓷葫芦。1984江西省人民政府拨款整修时,在塔顶发现铜钱、佛像,佐证建塔年代无误。195771日,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收入《中国名胜辞典》。

产品介绍

吉州窑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民族艺术色彩,已发现的器形有120多种。主要产品有青釉瓷、浮白瓷、黑釉瓷、彩绘瓷、绿釉瓷和雕塑瓷,又以黑釉瓷和彩绘瓷最负盛名,其制作工艺精湛,特色鲜明,是吉州窑瓷器的典型代表。黑釉瓷中木叶天目、剪纸贴花、窑变釉纹等产品更是器走天下、誉满世界。

木叶天目: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在宋元时期极负盛名,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木叶天目。它是将天然的树叶浸泡后,只剩下脉络,然后沾上浅色面釉附在瓷器胎体上,经过高温烧制后,叶形脉络清晰可辨,生动逼真。盛上水,借着光线的折射,你会看到树叶漂浮起来,并随着水而上下晃动。

剪纸贴花:它将民间十分流行的剪纸艺术与陶瓷装饰结合起来,是吉州窑陶器产品极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剪好了的图案贴在胎体上,涂上一层黑釉,揭掉剪纸,留下图案,送进窑中高温烧制成功;另外一种复杂点,要先在胎体上施加一层黑釉,然后将剪纸图案贴在底釉上,再在没有图案的部分施加第二次淡色釉,揭掉图案进行烧制。由于两种釉的色调不同,烧成后相互衬托,图案显得丰厚生动。剪纸贴花的题材十分广泛,常见的有梅花、龙凤,另外还有鸳鸯、蝴蝶、兰、竹、菊等,寄托了窑工们祈盼平安、吉祥,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窑变釉纹:在茶道盛行的宋代,吉州窑的黑釉窑变茶具,深受当时文人学士和达官贵人的喜爱。它是吉州窑的工匠们运用高超的技艺,让釉中的铁质元素在烧制过程中流到釉层表面,结出灿烂的结晶,形成了兔毫纹、玳瑁纹、鹧鸪斑、虎皮斑等各种形状。其中鹧鸪斑是釉中铁质元素形成较大面积的羽毛状斑纹,像是鹧鸪鸟脖子上的羽毛,是吉州窑独创的产品。

 

 

?